本周,A股在CPO、雅江水电项目、反内卷等多轮利好的刺激下继续向上,一度站上3600点,一派牛市气象呼之欲出。
按理说牛市是最容易赚钱的时点,大家都在让收益率尽情飞舞。
可事实上,想安安稳稳的吃到牛市涨幅其实还挺难的。
市场反弹初期,我们还沉浸在熊市思维里,不够有格局,涨一点就容易卖飞。
牛市上涨中继,一根大阴线,对牛市将信将疑的敏感资金很容易脚底抹油先撤。
结果随着市场情绪越发浓厚,踏空感不断拷问内心,终于忍不住越涨越买倒金字塔加仓,一把加在了山顶上。
讲道理,如果没经历过一轮牛熊的投资者,对这些是很难有感触的,这也更需要一线客户经理沉住气,给客户一些经验上的建议。
在这个背景下,周五,卓越班来到了杭州。
本次卓越班,由上交所、华夏基金和韭圈儿联合举办。
我们邀请到了上交所创新产品部的专家以及华夏基金经理刘心任,围绕新阶段的产品发展现状、资产配置方法,以及投资者需要遵守的纪律做出了讨论。
在牛市想赚钱,你首先要选对产品,拿住好的标的;其次要有涨跌都清楚的配置观点,不会因某一类资产暴涨暴跌而焦虑;最后更重要的是要有严格的纪律。
买什么?指数趋势势不可挡,持续优化产品创新
本次卓越班,上交所创新产品部专家,对境内外ETF的发展现状做了回顾,对国内尤其是上交所ETF业务的发展趋势也做出了展望。

2024年全球被动基金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全部基金的42%,光ETF就贡献了约1.7万亿美元的净流入,占全球基金净流入的近六成。
美国市场的指数基金规模在2023年正式超越主动基金,中国市场的指数权益基金规模则在2024年首次超过主动权益。
截至2025年6月底,上交所上市ETF已达701只,总规模突破3.1万亿元,排在亚洲第二;2024年成交额近30万亿元,排在亚洲第一。
近几年上交所在ETF方向做了很多创新,如A500、科创板以及多只债券类ETF。
下阶段,上交所会继续健全产品谱系,在重点发展核心宽基,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加大如多资产ETF、REITs指数基金、债券ETF、红利现金流ETF等中低波创新产品的创新力度,满足长期资金多元配置的需求,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市场环境。
怎么买?布局弱美元与科技革命的“杠铃策略”
如今的市场,我们在坚持自下而上做组合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说宏观变化已经成为了指导我们日常投资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此,在本次卓越班上,华夏基金社保投资部基金经理刘心任专门探讨了长期资产配置的现状。

刘心任指出,目前的全球化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分工冲突,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创造总需求,中国负责总供给,一起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但现在中美贸易关系由互补转向竞争,做大全球经济“蛋糕”的动能减弱。
第二,分配失衡,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靠债务扩张的方式,推升资产价格并挤压生产投资,加剧国内贫富分化,也催生了民粹主义,继续冲击全球化。
第三,美元秩序动摇,美元霸权与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矛盾日益突出。
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配置呢?
首先,看多黄金。
复盘历次全球货币体系重构均推升黄金长期价格中枢,黄金是应对美元信用挑战的防御性选择。
其次,看多贸易顺差国股票。
相较于估值处于历史极高位的美国股市,欧洲等贸易顺差国股市估值处于近50年低位,存在显著修复空间。
最后,看空美元。因为美元霸权的根基正面临挑战。
在这样一个大变局时刻,新一轮技术革命还处于“孕育期”。
刘心任认为,以人工智能(AI)、具身智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类似19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孕育期”,AI应用渗透率约5%,虽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已满足基础设施投资等基本条件。
中国在AI领域拥有广阔的落地应用场景和快速普及的消费者市场,未来超级应用可能在功能集成度和AI深度上领先,但作为后发追赶者,中国必然面临先发国的遏制。
综合判断全球“混沌期”与技术革命“孕育期”叠加的格局,刘心任建议长期战略采取“杠铃策略”——
一端以防御为主:配置黄金、贸易顺差国股票,对冲美元风险。
另一端积极进攻:积极布局代表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向的核心赛道——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和新能源领域的优质资产,捕捉未来长期增长潜力。
技术革命是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降低政府杠杆率的长期关键动能,我们需要对产业趋势保持信心。
执行投资计划,遵守资产配置的七条军规
有了ETF作为配置标的是第一步。
有了大类配置观点是第二步。
第三步,是按照已有的资产配置规划去坚定执行。
比如北落一直说的,“资产配置的七条军规”。
第一,忘掉暴富,为自己设定一个长期目标。
无论中外,每个牛市都有一代股神。
但事实证明,老巴只有一个,整个人生赶上了美国国运蒸蒸日上的100年。
老巴的长期复合年化大约20%,标普500的长期年化就10%,这就是蓝星顶尖的回报率,所以诸位不妨考虑一下自己的收益预期。
第二,永不满仓,找到自己的产品配置中枢。
资产配置是“免费的午餐”。通过国内国外股票、债券、黄金、REITs等多元资产,找到适合自己的基础配置比例,避免单一资产带来的极端风险,能很好的熨平周期。
第三,均衡为王,构建基金经理1/2水平的投资组合。
想押中冠军基金经理基本不可能,构建一个能跑赢市场一半以上基金经理的均衡组合,获取市场平均回报就很好了。
第四,定期复盘,优胜劣汰再平衡。
定期审视股债等大类资产比例是否偏离目标?持有基金是否仍优质均衡?及时调整、汰弱留强,保持组合健康。
第五,保持心态,克服贪婪与恐慌。
投资成败关键在心态。在A股我们要坚信均值回归,结合恐贪指数等情绪指标,敢于逆势操作,克服人性的恐惧与贪婪。
第六,定期投入,必要时加倍。
区分稳定“流量资金”(如工资)和“存量资金”(如储蓄)。
坚持定时定量投入,平滑组合成本;在极端低估(比如恐贪指数极度恐惧)时,可考虑用存量资金加倍投入。
第七,做好主业,保持现金流。
能保证不断加仓的底气,是稳定的工资带来的无限现金流。业余投资者虽然比不过专业团队,但强大现金流能抵御波动、提供加仓弹药,是“投资不败的法宝”之一。
目前算不算牛市,市场还有争议。
我们能做的,就是选对标的,做好配置,按计划坚定执行。